智贏君了解到,上周,亞馬遜在深圳定向邀約了一批賣家舉行了一場內部閉門招商會議,介紹全新推出的項目——低價商店。
有很多人在分析,這就是亞馬遜變相推出全托管模式。只是和TEMU的全托管不一樣,亞馬遜的這種全托管,賣家是可以自主選品運營,掌握定價權的,但同樣也沒有廣告推廣權。亞馬遜在這個模式中,提供履約配送、客戶服務和退貨等支持,并負責做站內和站外推廣,同樣向賣家收取和主站費率一樣的傭金。
另外智贏君要強調的是,這個“低價商店”主要還是對應白牌商品,鏈接上不會展示品牌,產品上也可以不展示。賣家在做選品時,應選擇低價低重量安全產品,售價在20美金以內、重量小于1磅、尺寸在14*8*5英寸范圍內,非涂抹非食用。
據消息,亞馬遜將于2024年夏季開放項目注冊,秋季開始接受商品入庫。
亞馬遜為什么會在這個時間推出低價商店?這不得不說到TEMU。
自從2022年,中國的拼多多海外平臺TEMU帶著全托管模式殺向國際市場,依靠“低價策略”在全球尤其是美國市場快速擴張之后,包括TEMU、速賣通等越來越多平臺卷起來了,都想掌握這些“優(yōu)質低價”的供應鏈來搶奪國際市場。
從2022年到2023年,TEMU在美國迅速崛起,通過超級碗、電視以及社交媒體上投放大量廣告推廣,TEMU在整個2023年穩(wěn)居蘋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下載榜第一,成為美國蕞受歡迎的App之一。據統計,截至2023年12月,TEMU的獨立訪客數量已達到4.67億,僅次于行業(yè)巨頭亞馬遜,這給亞馬遜帶來巨大的沖擊。
其實今年初,亞馬遜就已經在印度市場推出了名為“Bazaar”的低價商店,專注于銷售白牌、時尚及生活方式產品,且定價將低于600印度盧比(約合美金7.2元)。這一低價策略的推出,使得亞馬遜在當地電商平臺迅速搶奪到了市場份額。
或許是這一實驗性的決策嘗到了甜頭,亞馬遜現在準備將這一模式復制到其他市場,正式加入了TEMU、SHEIN等平臺的低價電商競爭當中。
亞馬遜推出“低價商店”的消息流出后,行業(yè)內就有兩種不同的聲音。
一部分商家持樂觀態(tài)度,認為這是為白牌商品帶來了更多銷售機會,亞馬遜無疑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背靠巨頭的新渠道,商家們正在尋求內測資格,希望盡快吃到亞馬遜新項目的紅利。
也有一部分商家持悲觀態(tài)度,擔憂“低價商店”會吸引大量追求低價的消費者,導致原本在亞馬遜主站上的客戶流失,使主站商家不得不也跟著降低價格來維持競爭力,進而在平臺內部就產生價格戰(zhàn),如果像亞馬遜、TEMU這些平臺都這樣卷來卷去,蕞終商家們根本賺不到錢。
誠然,從現在流出的消息來看,亞馬遜“低價商店”的運營模式確實是喜憂參半。參考TEMU之前推出的全托管模式來看,雖然“低價策略”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,也幫助一些商家拓寬了銷售渠道成功進入消費者的視野,但這也勢必加重內卷,讓一些商家竹籃打水,遺憾離場。
而且,在“低價策略”方面,不管是廣告費投入、商家補貼還是在壓低商家利潤空間的方面,中國平臺的玩兒法一向會更卷,亞馬遜雖然是行業(yè)“頂流”,但這次推出“低價商店”想要和和TEMU低價斗法,還不一定能占到優(yōu)勢。
其實智贏君認為,跨境電商不一定要卷價格,如果能夠更注重消費體驗,在售前咨詢、物流配送、售后服務等方面提升質量,從價值上去卷一卷,才能使品牌擁有更好的口碑獲得回頭客,讓整個行業(yè)更良性健康地發(fā)展,各位跨境電商賣家,你怎么看呢?